托福閱讀部分是托??荚囍兄陵P重要的一環(huán),它不僅測試考生的詞匯量和語法知識,還考查考生對不同類型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。了解托福閱讀中常見的文章類型,有助于考生更有針對性地進行備考,提高閱讀效率和答題準確率。
一、托福閱讀文章的常見類型
1. 說明性文章(Exposition)
說明性文章主要用于客觀介紹信息,不包含作者的主觀意見。這類文章可以進一步細分為以下幾種類型:
敘述性(Narrative):主要描述一系列事件的發(fā)生過程,常見于歷史、地理等學科的文章中。例如,一篇關于某次歷史事件的文章,會按照時間順序詳細敘述事件的起因、經過和結果。
描述性(Descriptive):主要就某地、人、藝術作品、科技發(fā)明等的特征進行說明,常見于藝術和自然科學的文章中。例如,一篇關于某座著名建筑的文章,會詳細描述其外觀、結構和歷史背景。
信息性(Informative):主要向讀者介紹已經確立的科學事實、歷史事件等,不就其發(fā)表任何觀點,常見于各個學科的教科書中。例如,一篇關于某個科學理論的文章,會詳細解釋該理論的基本概念和實驗依據。
2. 議論文(Argumentation)
議論文主要用于表達作者對某一對象或事件的觀點或看法,其核心目的是讓讀者接受作者的觀點。這類文章可以進一步細分為以下幾種類型:
規(guī)定性(Prescriptive):主要是就一項政策、程序、法律、道德觀點等提出支持或反對意見。例如,一篇關于某項環(huán)保政策的文章,作者會闡述該政策的必要性和實施效果。
評價性(Evaluative):主要就某觀點、行為等作出評價,認為其好或壞,適宜或不適宜等。例如,一篇關于某種教育方法的文章,作者會評價其優(yōu)缺點。
因果性(Causal):主要就某些自然科學、歷史、社會科學等事件發(fā)生的原因或假說提出支持或反對的理由。例如,一篇關于氣候變化的文章,作者會探討其成因和影響。
解釋性(Interpretive):主要就某些現象、理論、藝術或文學作品、歷史事件等的意義或重要性提出支持或發(fā)對理由。例如,一篇關于某部文學作品的文章,作者會解釋其主題和藝術價值。
3. 歷史題材文章(Historical)
歷史題材文章主要介紹一個事物的發(fā)展過程、一本書的出版過程、或者一個人的一生等。這類文章通常按照時間順序展開,內容較為連貫,容易理解和定位。例如,一篇關于某位著名科學家的生平和成就的文章,會從其出生、成長、求學、研究經歷到最終的成就進行詳細敘述。
二、托福閱讀文章的話題類型
托福閱讀的文章話題廣泛,但主要可以歸納為以下四大類:
藝術(Arts):包括文學、繪畫、雕塑、戲劇和建筑等。例如,一篇關于某位著名畫家的藝術風格和代表作品的文章。
生命科學(Life Science):包括生物學、地質學、醫(yī)學等。例如,一篇關于某種生物的生態(tài)習性和進化過程的文章。
自然科學(Physical Science):包括天文學、化學、物理學、工程學等。例如,一篇關于某項物理實驗的原理和結果的文章。
社會科學(Social Science):包括人類學、經濟學、心理學、城市研究、社會學等。例如,一篇關于某項社會政策的影響和效果的文章。
三、托福閱讀文章的結構特點
托福閱讀的文章通常具有以下結構特點:
Topic(話題):文章的開頭部分通常會引入文章的核心話題,讓讀者對文章的主旨有一個初步的了解。例如,文章開頭可能會提到某個科學現象或歷史事件。
Aspects(方面):文章的主體部分會圍繞核心話題展開,從多個方面進行詳細闡述。例如,如果話題是某個科學理論,文章可能會從理論的提出、實驗驗證、應用等方面進行說明。
Conclusion(結論):文章的結尾部分通常會對全文進行總結,重申文章的主旨和核心觀點。例如,文章結尾可能會總結該科學理論的重要性和未來的研究方向。
四、備考建議
熟悉文章類型和結構:通過閱讀大量的托福真題和模擬題,熟悉不同類型的文章結構和特點,提高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。
積累詞匯和背景知識:托福閱讀涉及廣泛的話題,積累相關領域的詞匯和背景知識,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。例如,多閱讀一些自然科學、社會科學等方面的英文書籍和文章。
練習答題技巧:針對不同類型的題目,總結和練習相應的答題技巧,如細節(jié)題的定位技巧、主旨題的概括技巧等。通過大量的練習,提高答題速度和準確率。
進行全真模擬考試:定期進行全真模擬考試,按照考試的時間和流程進行,檢驗自己的備考效果,及時發(fā)現并解決存在的問題。
五、總結
托福閱讀部分涵蓋了多種類型的文章,了解這些文章的類型和結構特點,有助于考生在備考過程中更有針對性地進行練習和準備。通過熟悉文章類型、積累詞匯和背景知識、練習答題技巧以及進行全真模擬考試,考生可以提高閱讀能力,增強考試信心,從而在托福閱讀考試中取得更好的成績。希望本文的介紹對你的備考有所幫助,祝你考試順利!
電話:400-963-5018
地址:上海?黃浦區(qū)漢口路266號申大廈11樓
交通:地鐵2、10號線南京東路站3號口
Copyright ?2023上海瀾大教育信息咨詢有限公司.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0035962號-1 滬公網安備31010102007782
Copyright ?2023上海瀾大教育信息咨詢有限公司.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0035962號-1 滬公網安備31010102007782